【第一商用車網 原創(chuàng)】
自2023年6月份起,新能源自卸車市場已連續(xù)8個月跑輸新能源重卡市場“大盤”。2024年1月份,新能源自卸車市場同比增幅僅有52%,遠低于新能源牽引車、換電重卡等新能源重卡其他細分市場。
2024年2月份,新能源重卡市場整體銷量同比增長70%,仍可算到大增范疇。新能源自卸車表現(xiàn)又是如何的呢?跑輸還是跑贏?哪些企業(yè)表現(xiàn)最為亮眼?
請看第一商用車網的分析報道。
2月實銷440輛 環(huán)比下降35% 同比增長47%
根據(jù)第一商用車網掌握的終端銷量數(shù)據(jù)(交強險口徑,不含出口和軍車),2024年2月份,國內新能源重卡銷售2025輛,環(huán)比今年1月份下降44%,同比增長70%,其中新能源自卸車銷售440輛,環(huán)比下降35%,同比增長47%,同比增幅較上月(+52%)縮窄5個百分點,與新能源牽引車,以及新能源重卡市場整體走勢一樣,新能源自卸車今年2月份也交出了環(huán)比降、同比增的成績單。2月份,新能源重卡市場同比增幅達到70%,同比增長47%的新能源自卸車繼續(xù)跑輸新能源重卡市場“大盤”,截止到2024年2月份,新能源自卸車市場已連續(xù)9個月跑輸新能源重卡市場“大盤”(本文中的“自卸車”均指“重型自卸車”,編者注)。
2024年2月份,新能源自卸車在新能源重卡市場占到21.73%的份額,較上月(18.77%)提升接近3個百分點,今年1-2月,新能源自卸車在新能源重卡市場占比為19.83%,與2023年全年占比(19.41%)基本持平,與去年同期(28.35%)相比則有明顯差距。
從最近幾年國內新能源自卸車銷量月度走勢圖可見,代表2024年2月的紅色柱體較今年1月份“矮”了一截,不過比之前任何一年2月份都要“高”出不少,但這個高度放在2023年后半段來看已經處于比較低的水平了。上圖還可見,新能源自卸車市場自2021年以來呈現(xiàn)出不斷向好的發(fā)展趨勢,經過幾年的快速發(fā)展,新能源自卸車市場已進入了月銷量有起伏,同比增幅有漲有跌的成熟發(fā)展階段(2023年新能源自卸車市場經歷了7漲5跌,是2023年新能源重卡市場中走勢最跌宕的細分領域)。
2024年2月份,國內重卡市場終端需求持續(xù)放緩,加上受到春節(jié)假期影響,2月份重卡整體實銷僅有2.65萬輛,同比大降55%,其中自卸車實銷僅2191輛。2月份新能源自卸車在自卸車終端銷量的占比為20.08%,較上月有所擴大(1月份新能源自卸車在自卸車終端銷量的占比為19.07%)。
從燃料種類看,2024年新能源自卸車技術路線以純電動為主,這和整個新能源重卡市場情況相同,但純電動車型在自卸車領域的占比比在整個新能源重卡市場占比(97.5%)要高。2024年1-2月,在全國各地掛牌上路的1120輛新能源自卸車包括1102輛純電動車型(其中有353輛為換電自卸車)和18輛混合動力自卸車,占比分別為98.39%和1.61%。2024年前2月,全國還沒有燃料電池自卸車上牌。
2024年1-2月,全國共有24個?。ㄊ?、區(qū))有新能源自卸車掛牌上路(去年同期為19省份),區(qū)域分布仍呈現(xiàn)出不均衡的狀態(tài),2024年1-2月上牌量前三位的四川、江蘇和河北合計分走了1-2月新能源自卸車接近6成的終端銷量。具體到城市來看,今年1-2月新能源自卸車上牌量靠前的城市有成都、徐州、石家莊、唐山和長沙等市。
重汽超百輛蟬聯(lián)月榜冠軍 累銷宇通/遠程僅差1輛
2023年,新能源自卸車市場共出現(xiàn)了6位月榜冠軍:徐工、三一、重汽、遠程、宇通、開沃等6家企業(yè)先后斬獲月銷量榜冠軍,2024年前兩個月,新能源自卸車月銷量榜冠軍仍從上述企業(yè)中產生。
2月份,重汽以164輛的表現(xiàn)蟬聯(lián)新能源自卸車月銷量榜冠軍,重汽也是2月份新能源自卸車市場唯一銷量破百的企業(yè);三一和陜汽分別以76輛和60輛的銷量分列月榜第2、3位,兩家企業(yè)僅相差了16輛,排位競爭非常激烈;徐工和宇通分列4、5位,兩家企業(yè)分別銷售45輛和42輛,差距更??;排名6、7位的解放和比亞迪分別銷售23輛和10輛,其他企業(yè)銷量均不足10輛。
2023年全年,新能源自卸車領域的參與者達到22位,2024年2月過后,這個數(shù)字達到18家(比去年前2月多4家),從市場玩家的角度看,2024年新能源自卸車市場仍然火熱,這個市場仍對各家重卡企業(yè)充滿吸引力。
2024年1-2月新能源自卸車企業(yè)銷量表(單位:輛)
從增幅看,2024年1-2月新能源自卸車市場同比增長50%,但與新能源牽引車市場一片增長的紅火景象不同,新能源自卸車市場有不止一家企業(yè)出現(xiàn)下滑。2024年1-2月,新能源自卸車市場銷量前十企業(yè)7增3降,重汽、宇通、解放和比亞迪1-2月銷量同比分別增長了242%、122%、93%和2600%,實現(xiàn)增長的同時也跑贏1-2月新能源自卸車市場“大盤”;陜汽是凈增長,三一和福田兩家企業(yè)則是收獲增長,但增幅低于新能源自卸車市場整體增幅。與此同時,下滑的幾家企業(yè)降幅均達到兩位數(shù),下滑最嚴重的企業(yè)今年1-2月銷量同比下降了43%。
從市場份額看,1-2月新能源自卸車市場有三家企業(yè)份額超過10%,其中排名首位的重汽獨食超3成份額,達到33.57%,市場份額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了18.83個百分點,勢頭正猛;排名2、3位的三一和徐工分別分到1-2月新能源自卸車市場19.2%和15.45%的份額;排名第4位的陜汽今年1-2月市場份額為6.7%,較去年同期提升了6.7個百分點;遠程和宇通暫列2024年新能源自卸車累計銷量榜第5、6位,市場份額分別為5.45%和5.36%,兩家企業(yè)累計銷量僅相差了1輛,其他企業(yè)市場份額均不足5%。
需要說明的是,今年前2月,新能源自卸車市場整體銷量并不算高,銷量排行前十企業(yè)甚至還有多家累計銷量不足百輛,大多數(shù)企業(yè)似乎仍處于未“發(fā)力”狀態(tài)。兩個月市場份額的高低并不能代表什么,一季度走完,行業(yè)格局大概率又是另一番景象。
結語:
2024年前兩個月,新能源自卸車市場分別實現(xiàn)52%和47%的增長,收獲“2連增”,但增幅連續(xù)跑輸新能源重卡市場“大盤”,表現(xiàn)遠不及新能源牽引車等其他細分市場亮眼。而對于各家企業(yè)來說,新能源自卸車市場新一輪的激烈廝殺已開啟,不過目前市場上仍有多家企業(yè)尚在“沉睡”。未來市場走勢如何?誰能成為2024年新能源自卸車市場的主角?請關注本站的后續(xù)報道。